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皇都>第86章 锁城

  官府一整日在宽敞的街ko点艾散烟,闹得家家门户紧闭,好不容易出来,看到成群的巡逻兵和满脸丧气的医官,还要骂声晦气。

  入了夜,阴惨惨的月光把树影之外的地方铺了一大块白色,南关街巷连声狗吠都听不到,流民巷内的厚布帘子用木条和锥子做了咬合,紧紧塞着,巡逻士兵的靴子声那么响,鼓擂一样砸得人惴惴不安。

  灾民栖身的窝棚内很热,来不及处理的人畜粪溺被尚未散去的酷热闷得发酸,即便和外面隔了一层厚布帘,那臭味还是浸透了帘子,在人们鼻尖隐隐漂浮。

  这是关闭城门的第一个晚上,怨声载道的愤怒已经在灾民之中缓缓酝酿。

  月上中天,巡逻的士兵换防,交接了腰牌,新来的一队士兵掌起灯笼,他们身边是一个一同来值夜的医官,戴着简陋的面罩,吐息之间把那层薄布吹得呼呼响动。孱瘦的小医官拍了拍随身的药箱,对巡逻兵道:“兵爷,你们也戴一个吧。”

  小医官捏起一片发黄的布,用两层马虎裁剪的废布拼接而成,来不及锁边,线头在边缘千姿百态地随风起舞。

  “是许医官啊。我们戴不惯。”领头那个脾气暴躁,抖擞的红甲衣一拍,俯身瞧了瞧医官腰上挂的木牌,然后踹了脚前面提灯笼的士兵的屁股,嚷嚷说:“快点儿走!”

  路面土石突出,不太整齐,小医官一手扶着和身子非常不协调的大药箱,一手举着她那个面罩跌跌撞撞地跟上士兵风驰电掣的步伐。许辞青叫苦不迭,这些当兵的走的也忒快了,她一双腿小跑起来,药箱里的瓶瓶罐罐跟着稀里哗啦响。

  前面走得飞快的一个兵悄悄回头望了她一眼,又扭回来发笑,前面那一队人渐渐停下来。领头的站在灯笼边上抄起双臂,好整以暇看着她:“医官,得多走走路啊。”

  “是、是。”许辞青终于追上,弯身撑着膝盖直喘气,她脸上系的面罩贴着鼻子,差点憋过气去。

  有人看不下去:“取了吧。”

  许辞青直起身,又把那捏得皱巴巴的布块捧到眼前:“不了,各位戴、戴着也安心。”

  医署的老大夫都是死脑筋,结果这个新来的小大夫更轴,几个巡逻兵面面相觑,交换了眼神,前面提灯笼的两个拔腿就跨,呼呼风声在小队中间穿梭。许辞青哪里跟得上,片刻功夫就被远远甩在后面,巡逻兵听着那药箱的声音慢慢听不见了,这才笑嘿嘿蹲在原地等许辞青追上来。

  “你们在这等着,我去解个手,来了叫一嗓子。”一个人站起来,四下瞧了眼,没人出来。

  “这地儿可没茅坑啊,大晚上,当心野猫子。”几个人你推我搡哄笑一阵。

  那内急的瞪起眼抬脚要踢,靴子踢了个空,转而骂道:“去你娘的!”

  从此处转两个角落,倒有一个隐蔽之处,狭角处生着杂草,几处屋舍沿着街道零星散布,士兵瞅一眼没人在,迅速地抽了腰带。

  万籁俱寂,耳边只有衣料和甲片摩擦的声音。

  小解的士兵嘟嘟咕咕:娘的,真有野猫老子一刀给它劈成两截。

  “咚”。

  有什么古怪的响动,窸窸窣窣的,巡逻兵尿了一般发觉不对劲,提起裤腰带往那户民居探头。

  那阵咚咚的声音越来越大,渐渐失去节奏,这事闹得不对,巡逻兵赶紧系裤腰带,怎料铜环半天对不上扣带,手忙脚乱一阵,便听到一声脆响。从屋里颠仆出一个干瘦的影子,借着阴森月光能辨认出是个面目悚然的男人,瘦的皮贴骨,一排嶙峋的肋骨高高鼓起,显得空荡荡的肚皮异常诡异。

  那人咳嗽着,抓挠着身上,这种抓挠已经远超过搔痒的程度,快要把薄薄一层朽皮抓烂,他可怜兮兮地嚎叫。街边上一盏又一盏灯亮起来,烛火隐隐映出屋舍模糊的黑影,蛰伏的凶兽一般吞没了破门而出的男子。

  巡逻兵怕得要命,手哆嗦得裤腰带也系不上,慌乱中骂了几声娘,一手拽着腰带,一手握了佩刀对着那人试探地呵斥:“站站站起来!”

  男人顾不上答话,疯了似的咳,大团的污血从他嘴角溢出来,夹杂着才吃下去的东西,地上染缸似的吐得乌七八糟。他的手臂垂落了,好像被什么踩在脚下一般趴伏在地上,五指屈得像鸡爪子狠狠钉入地面,生生抓出十个鲜血淋漓的小坑,鼻孔牛马一般喷落热气。

  垂死的双目剧烈颤动,黑洞洞的喉管毫无保留张着,哮出枯朽绝望的鸣音。

  巡逻兵憋回去的半泡尿撒在了身上。

  “你你你——”他战战兢兢看着男子,那人“啊啊”惨叫两声,终于一劳永逸归西了。其余巡逻兵也迅速赶过来,灯笼照上,这才看清那具裸露的身上四散着大大小小的暗红丘疹和黑斑,一团血糊糊的玩意从脖颈和腋下鼓出来。

  不知道谁磕磕巴巴出声:“是、是、是......”

  又是疙瘩疫!

  巡逻兵头领彻底慌了,他只当这疫病只是在流民巷冒了个小头,过两天定然要缩回去的,没想到人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发了瘟。“医官还没走来吗!去找啊!”他颤着嗓子,极力掩饰自己的惊骇。

  几个人连滚带爬跑了出去。

  许辞青听到动静,姗姗来迟,在巡逻兵看来矮瘦矮瘦的医官此时镇住了他们的心,那几个人讳莫如深地捂着鼻子,捏住刀鞘去扒拉那具尸身。

  似乎也没那么怕人。

  许辞青看清了他们的动作,忽然声音变了调,她嘶声尖叫起来:“不要碰!”

  这一夜没有人入眠。天一亮,街衢之中无声无息倒毙了的五百来具尸体被裹成粽子一般,由同样穿得像粽子一样的军士堆在了连夜挖好的尸坑中。尸身不给领回家安葬,反而牲ko一般堆成山,便是有战事时也没有这般做法,丧失家人的百姓堵在衙门ko讨说法,官府却在此时张贴布告,病尸焚烧,不得抗令。

  火上浇油,一时之间怨气冲天,耄耋老翁坐在官衙门ko不走,哭得两眼渗血,垂髫小儿跪在阶上磕头,朱红大门前飘落的全是纸钱,一片片白影来去似怨鬼。

  守备军快要受不住震天的哭声,进去请示。

  里面的大官们一挥手:法不法则令不行,任他哭。

  瘟疫先发后至,不可遏制地爆发蔓延,一日之内遍处哀声,许辞青推开不依不饶阻拦她的灾民,坚定地把药罐抱在怀里,指挥守备军将患病的人抬去去疠所。守备军分作两队,一队抬尚存一息的人,一队抬魂归黄泉的人。不知从哪里飞出一块石头,险险击中她的额头,随即冲出来一个蓬头垢面的孩子,指着鼻子骂:“黑心狗官!”

  小儿不懂,权势大的坏人一律打成狗官之流。他的母亲挤出人群,哭哭啼啼抱起孩子,瞪向许辞青的眼神如临大敌。

  汗滴染透了血丝砸在苍白的衣料上,洇出一团淡红的痕迹,许辞青镇静地凝视他们,重新转过身。

  火焰愈烧愈烈,冉槊顶不住,惨白的纸钱快把他淹没了,他苦着脸去医署。那些病尸要不然由他们领回家安葬吧,冉槊捂着脑门,十分烦躁的对满堂聚起来的医官说。

  许辞青头一个反驳了,活着的病人传播瘟疫,死了也不会停止,病尸就是瘟疫的来源之一。

  医官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大夏天不惧中暑,只剩一双眼睛视物。冉槊低低骂声娘,看着一排露出来的黑眼睛,掀袍子跨出门,他得去找商闻柳。没成想刚出门疾步就被风尘仆仆的富戍廷拦下,冉槊抱怨说:“老富,没看我忙呢吗!”

  富戍廷看都不看他,抹着热腻腻的汗珠,急声勒马:“快走,官衙被人围了!”

  外面高墙把人围住,里面的人墙同样把官府围住,院墙外或哭或骂,乱成一锅粥。失去亲人的百姓身披缟素,把镇门的两头石狮也披挂上孝服,一把一把的纸钱往门缝里塞。门丁不敢惹怒这么多人,给大门加了两把闩之后,对坐着大哭。

  他们的父母兄弟也死了。

  督抚穿戴停当来到门前,朱门刚开了一条缝,纷纷而至的叫骂就传进他的耳朵。

  督抚什么也没说,散开发冠,拔下骨簪,乌压压的发丝垂落,被一把倾泻的雪光破开了。断发起誓,前面站着的几个耆老不吱声,后面本还有人叫着嚷着,渐渐声音低下来,两头披麻戴孝的石狮子静悒非常,但那大张的兽嘴中分明低低呜咽出悲声。

  是什么呢,风声吧。大家愣愣地想。

  商闻柳一进门就脱力倒地,温旻疼惜他,搀扶他站起来,没想到这人垂着脑袋,两只手臂轻轻地、缓缓地从背后环上来,搭在了温旻后背上。

  温旻心里翻起一阵惊涛。他诧异地看着商闻柳,这个拥住他的人吝啬地留给他一片乌黑发顶,柔软黑亮的半截头发搭在肩膀一侧。温旻迷迷糊糊地想,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夏衣那么轻,胸膛贴着胸膛,人的身体透出一股鲜活的气息,商闻柳嗅着温旻身上活人的味道,好像因此获得了一些力量。

  午饭草草吃过,全城病人的人数和尸身焚烧的情况就送到案桌上。

  “区区几句话,太轻了。”商闻柳双目干涩,轻轻阖上,仰头倒卧在躺椅上。温旻侧身替他遮住强烈的阳光,忽然听见他说:“还不行。”

  还没等温旻反应,商闻柳撩收细碎的鬓发,极力使自己看起来精神一些,因为刚才的断发,鬓边散着很多发丝,他不得不不断伸手梳拢:“嘴里说的终归是空话,要定下全城人的心,一定要让他们看到。粮食不能断,药材也要供上,人不能出城,就用信鸽,后面就是让我磕头去拜谢也要把这些粮和药材弄来。”

  朱文逊一脚从外面踏进来,听到的就是这一句话。

  瘟疫猖獗,朱文逊多少也知道了,他此来就是为了一表决心。

  朱文逊双目下方染着深重的青黑,肃穆抱起双拳,深深一揖:“下官愿殊死一搏。”

  他轸庸年间中进士,从此宦海烟波浮沉随浪,三十年来宛若一梦。朱文逊说到这里擦了擦眼睛,捏惯了笔杆子的手微微抖动,这一ko气快把他的命魂耗尽。总归是到这这等境地,那就搏一搏吧,不是他自己的前程,是这整座城五个县的前程。

  连夜清理出的僧舍终于挂上了临时写就的牌子,“去疠”两个鲜红隶字像真能祛除邪祟一般,僧房并不足以为满城的病人提供栖身之所,佛殿中也挤满了病人,金光照耀下,莲花座旁团团污血。

  佛陀宝境,如今遍野哀嚎。

  檀香被艾草的烟气和药味替代,诵佛声早不可闻,医官们急促地报着药名,存放药材的库房一日之内便空了大半。山上的道士从观里出来,他们也通药理,道观里有药材,上山的羊肠小道源源不断略过人的影子,都是背负药材下山的道士。

  疙瘩疫发病快,有人无声无息死去,双目未瞑。

  僧人淡薄的脸上看不出悲喜,双掌合十:“我佛慈悲。”道长们把浮尘插在后领,抬手捻决:“福生无量天尊。”

  南关不会只有这么些病人。最初起病的人有多少已经无从估量,他们去过哪里,和什么人打交道,更是难以得知。还有多少被藏起来的病人,没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许辞青走街串巷游说,软的不行就来硬的,短短几个时辰就找出了近百个高热的病人。她绝望地想,耽搁不得了。

  哭声夹杂着靴子来回走动的踢踏声,流民巷外面找不出一个人。

  谢淑悄悄缩回窝棚。

  冯僮在发高热。谢淑万分心焦,守在他身边寸步不离。瘟疫来了,所有的工事都被打乱,民夫被遣回家,空阔的街道除了那片红甲和之外,就是死去的人的味道。

  被守备军抬进去疠所的人是什么样的?谢淑不敢细想。天大的事捂着吧,谢淑擦干净了眼泪,重新转回去给冯僮擦脸,却见丈夫睁着眼,在黑暗的棚子里显得那么亮。

  他轻轻地张开干裂的嘴cun,无力地垂着膀子,指头微微抬起:“你听,有人叩门。”

  谢淑颤巍巍掀开门帘,五个孩子的哭声响了起来。

  京城收到消息,南关锁城。

  自古未闻之罕见事,数万百姓被关在城内,距离京城三百里外俨然生出一座活棺材。

  里面情形如何,无人知晓。皇帝看着驿报,眼前发黑。锦衣卫只有温旻没有回来,他留在那了,傅鸿清力保的那个主簿也留在那了。可这不是最让人烦忧的,粮食才是。

  常朝上再一次吵翻天,京城储备粮不能动,理由有千万个,总之一定要守着官老爷们这份ko粮。他们平日不见得靠稻谷维系饱腹,关键时刻把这东西看得比命重。

  李庚头痛欲裂,第一次在常朝上大发雷霆。

  下朝召对臣子,叽叽歪歪说不出个所以然。大略就是从东南,从西北募集,或者从民间粮商那里采买。国库哪有呢么多钱呢,钱都在他们的私囊里,李庚看着他们陌生的面容,若是手中执刀,此刻这些人已经被挫骨扬灰。

  南关......要不然就由他去吧。

  李庚很挫败,让世家大族以ro补疮,他想都不敢想。可这或许就是一个契机,上天也在逼他动刀子。李庚闭上眼睛,心里琢磨着那点事,正是犹豫不决之际,忽听外头内侍通传,说太后凤驾到了。

  “哀家听闻外头闹瘟疫。”太后取了金玉首饰,单两根木簪绾发,挥退了两侧侍候的宫人,肃容道:“陛下,cun齿相依,cun亡齿寒。”

  李庚心神一凛。

  “哀家知道要想动京城的储备粮是一件棘手之事,京城大员不好相与,陛下这几年辛苦。南关这个地方哀家不知道,陛下一定比哀家清楚,虽说后宫干政自古是大忌,但这是一城存亡之际,不仅干系民生,还有皇家的声威。”太后进宫前是高门大户的贵女,讲话带点拿捏人似的缓慢,她一ko气讲了许久,断断续续咳两声,听得外面侍立的宫女胆战心惊,直想把太后一把裹进cuang榻里安安稳稳歇着不放出来才好。

  “赵尚书虽然病着,力气还是有的,东南今年减赋,那就从水兵的粮里匀一些。”纵是赵复长子把持着水兵的军权,军粮的事也不是这么说动就能动的。太后年过五十,在政事面前的表现和民间妇人如出一辙。

  李庚抬眸,朝堂上无数次扇到脸上的看不见的巴掌令皇帝的疑心每日剧增,他分辨不出太后的言语里有几分真假,站起来长长一揖:“母后贤明,只是这些事还是交由我来操办罢。”

  太后走后,皇帝屏退左右凭窗北眺,直到夜色把宫宇覆盖,粒粒火光错杂成绵亘在皇城上方的细网。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偶有匆匆行过的内侍,隐约听到内殿里皇帝幽幽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