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病弱白月光揣崽跑了>第75章 七五 东篱

  苗笙一听, 十分意外,从平小红手里拿过游萧刚画的图看了一眼。

  不得不说,唤笙楼主术业有专攻, 寥寥数笔,将方才那讨厌鬼的模样画得栩栩如生。

  他举着这张图跟平小红确认:“真的?你真见过这个人?他叫什么?”

  “唤笙楼不问委托人的真实姓名, 我们只知道他姓陆。”平小红一边抚摸小兔子一边说,“这人来三楼下委托,正好是小武接待的他,他要查探两个人的下落,一个叫贺北海,一个叫雁南楼。”

  提起此人, 游萧眉眼便裹满冰霜:“是吗?告诉他,这单生意我们唤笙楼不接了。”

  “为什么?”平小红惊讶道, “他出手很大方的, 这单出手五百两。而且小武预估了一下, 他们没听过这两个人在江湖上的名字,估计是无名小卒, 寻找的难度很大, 没准还能追加佣金。”

  苗笙好奇地问:“他有没有说这两人是做什么的?有可能在哪儿出现?”

  “他给的信息很有限, 只说他们两个人在十年前曾是平江门弟子,后来因故离开门派, 就此消失无踪。”平小红想了想,“还有, 这两个人一个今年三十七岁, 一个三十六岁, 具体相貌不太清楚,等于几乎没有什么线索。”

  游萧沉吟片刻:“平江门?十多年前确实算是比较有名的门派, 但这些年来式微,几近解散,有些弟子已经离开,不知道现在还能查到什么。”

  “是啊,不过小武说,陆公子对那两人感情蛮深的,说不定是之前有过什么渊源,这才舍得花这么多钱来寻人。”平小红意意思思地问,“真的不接吗?”

  游萧才不把这些钱放在眼里,很硬气地说:“不接,这笔佣金我补给分舵弟兄。”

  “别啊,有钱为什么不赚?”片刻没有出声的苗笙突然道,“贺北海、雁南楼,这俩名字我怎么觉得这么熟悉?”

  平小红惊讶:“苗公子,难道你听说过他俩?”

  游萧也是心中一凛,戴爷这“浮生散”毒性很强,喝一点就够洗去平生记忆,当年苗笙把掺进了一整瓶药粉的酒全都喝掉后陷入昏迷,现在能醒过来就不错,本无恢复记忆的可能,难道还有例外?

  如果他真的还能记起一点什么,会不会——

  正当他心虚之时,苗笙摆了摆手说:“没有,我想起了一首曲子,马致远的《行香子》,里边有一句唱词是‘对东篱,思北海、忆南楼’,后边两句都跟贺北海和雁南楼的名字相契合,我在想,那这个姓陆的,会不会叫陆东篱?”他嘴里反复重复着这个名字,惊喜地看向游萧,“这个东篱,会不会就是东篱先生?难怪他会给我那些评价。”

  “不会这么巧吧?”游萧见他不是恢复了记忆,心下稍安,但依旧不想接这单生意,“你不是挺烦他吗,怎么改主意了?”

  苗笙乐道:“赚钱怎么能意气用事,烦他更要赚他的钱。”他若有所思,笑容更加灿烂,“如果他真是东篱先生的话,那今天说这两句就算是指点,不算指指点点。”

  游萧无奈地摸摸他的后脑勺:“下午还被他气够呛,现在想法变得这么快。”

  “不是改变想法,就觉得这缘分挺有趣,如果他能帮我捋清思路,我就跟他多学习学习。人嘛,要进步就不能意气用事。”苗笙表现得非常成熟理智。

  可游萧还记得那人看苗笙的眼神,心里跟吃了个苍蝇似的:“这人分明对你不礼貌,你也能忍吗?”

  “可能只是气场不合,再说他看上去就是吊儿郎当的,没准没有恶意。”苗笙兴致勃勃道,“咱们不能用第一印象就对一个人妄下论断,明天过去看看他在不在,如果在的话就跟他多聊几句,或许能解开误会。”

  游萧一时有些无语,心道你倒是不以第一印象对人妄下论断了,可你现在明明是被崇拜冲昏了头脑。

  但不论如何,苗笙原本的坏心情被这个猜测驱散得无影无踪,第二天起床,他捋了捋自己要写的人物,给他们各写了一页纸的传记,准备带着一起去云雀楼。

  如果能够确定对方就是东篱先生,那他一定会虚心请教。

  其实他也知道自己脾气不好,方才讲大道理的时候头头是道,若是被东篱先生贬损两句,也不见得自己能承受住多少。

  为了写出好看的故事,只能向能者低头了!

  游萧看他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不忍说什么逆耳忠言,只盼对方不是东篱先生,希望苗笙别再被人打击,气坏了身体那可如何是好。

  苗笙这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心气奇高,见不得别人批评,偏偏这回醒来之后,自己擅长的那些没多大兴趣,倒是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无比浓厚的向往。

  或许是因为他记忆全失,这世间属于他的东西没多少,他才会想学着编织一些美好的故事出来吧。

  中午吃过午饭,快到说书时间,苗笙便催促着游萧带他过去。

  到了云雀楼,小伙计引着他们向楼上走,苗笙好奇地跟他打听:“小哥,不知天字二号包厢里是不是一位姓陆的公子?”

  “姓陆?”小伙计想了想,摇了摇头,“不是。”

  苗笙一怔,不甘心地又问:“和昨天包下包厢的是同一个人吗?”

  “也不是,换了别人了。”

  看着苗笙失落的神情,游萧虚伪地安慰他:“不是就不是吧,反正唤笙楼接了他的委托,总能找到人的。”

  “这倒也是。”苗笙迅速调整心情,“先把那故事的下半回听完再说。”

  因着是刚吃过午饭过来,这次他没让游萧再点什么小吃,只叫了昨天觉得不错的梨汤和花茶,安安稳稳地看完了舞蹈,接着就到了他翘首以待的说书环节。

  与昨天不同,登上中间舞台的并非那酩酊客,而是这云雀楼的掌柜。

  “众位客官,多谢今日捧场,不过今日为大家讲述《江湖见闻录》的不是我们的酩酊客,而是一位惊喜嘉宾。”掌柜的笑盈盈地环视周围,“让我们隆重欢迎东篱先生,由他来亲自为大家讲述他笔下的故事!”

  东篱先生这个笔名如雷贯耳,周围观众又都是这方面的爱好者,自然听说过他的名字,能听到创作者亲述,大家都激动地鼓掌叫好。

  掌声雷动中,昨日见过的那男人缓步走上台来,向四周招了招手,大声道:“多谢诸位赏识!”

  苗笙惊呆了,连连拍手,接着拽了拽游萧的袖子,激动不已:“难怪他不在旁边的包厢,原来是要亲自说书,没想到他还会这个!”

  游萧无奈地笑了笑,递上一碗梨汤:“先喝一口润润喉,免得一会儿叫好的时候嗓子不好使。”

  苗笙接过小碗一饮而尽,随即把碗递还给他,觑着他道:“这么大一个唤笙楼主,说话阴阳怪气的。”

  游萧看他那小表情,觉得是说不出来生动,宠溺地摸了摸他的头发。

  昨日只是从小窗里看到这陆东篱,只觉得他吊儿郎当、不修边幅,今日他登台说书,其实并没有收拾得多么干净利索,梳的发髻依旧有不少碎发散下,胡子拉碴显得颇有些沧桑,但相貌长得确实周正,浓眉大眼,鼻梁高挺,个子也不矮,腰背挺直,应当也是个练家子。

  此人身穿一件粗布灰色长袍,看起来不像能给出五百两银子委托唤笙楼寻人的有钱人,更不像一位名满大曜的话本作者,确实是一个实打实的浪荡江湖客的模样。

  “这么看,这人长得不错,看着挺有魅力的。”苗笙手肘支在栏杆上,实心实意夸赞,“像那些话本里写的江湖浪子。”

  游萧面无表情:“哦?笙儿喜欢这样的?”

  苗笙忍不住道:“笑死,你这么大一个年轻英俊的楼主,能不能对自己有点信心?”

  “我是对自己有信心,只不过人的偏好难以捉摸。”游萧目视前方,“万一有人口味刁钻怎么办?”

  这话味儿更冲了,苗笙听着直乐,没想到楼主这浓眉大眼的,拈起酸来还挺可爱。

  “哎,难不成我以前有过喜欢的人,就是东篱先生这种风格的?”他凑近游萧,轻声问道。

  毕竟之前自己也是个断袖,就算当时没有情人,没准也有个心里中意的。

  游萧冷着脸,一脸“我不想说话”的表情,抱起双臂大马金刀地坐着:“舅舅,我那时还小,哪知道那么多。”

  苗笙轻轻笑出了声,没再多话。

  其实他觉得换了以前的自己,或许真不会中意一个比自己年龄小这么多的人,毕竟闯荡江湖不易,还是同龄人或稍年长的人更让人觉得稳妥。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这少年有着超出普通人的稳妥与成熟,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人无完人,不能苛责,与他相伴,安全感确实是够的。

  而且这世上应当很难再找出一个比他对自己还好的人了,这点不能否认。

  前边舞台上,陆东篱已经开始说书,他的声音低沉有力,许是用了内力,哪怕没有显得特别大声,声音也能准确地传到所有人的耳朵里。

  上文讲到那三兄弟当中的老三,为了帮两位兄长报仇,修习了自己护身符里藏着的内功心法,却不慎走火入魔,幸亏被沧溟谷的其他师兄救起,保住了八成功力。然而这也被师门发现,他练的是《吁嗟神功》,正是魔教前些年一直在寻找的内功心法,正是因为这个,魔教才屠了那个村落。

  想要费尽心机保护的秘密就这么暴露在老大老二面前,老三面对两人不可置信的眼神,羞愧难当,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更不明白为什么父母给他的护身符中为何会有这种东西——难道父母竟是魔宫中人?!

  现场人多嘴杂,他无法解释,后来又被师门看管了起来,等待处理。老三不知道怎么面对老大和老二,当晚便冲动地打晕了看守自己的师弟,偷跑出了沧溟谷,要去魔宫问个清楚。他自不量力地跑去魔宫挑衅,想追问父母的情况,却又怕身份暴露,因此语焉不详,最后被魔宫之人打得半死不活,命悬一线。

  他仓皇逃到魔宫后山,站在山崖上对着月亮痛哭一场,想到小时候被两位哥哥救下,又被他们照顾长大,而自己却害他们失去了一切!他悲愤不已,便想要自戕谢罪,于是便决定跳崖。

  然而他刚从山上跳下去,就被人一把抓住,抬头看,竟然是他的大哥!

  两位兄长原本确实对他心生疑窦,但回去商量之后,还是选择相信老三为人,跑去找他想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发现他逃跑之后,猜到他定是来了魔宫,因此才找到这里,正好救了他。

  三人重归于好,但这老大老二受了牵连,三人一并被逐出师门,离开了沧溟谷。他们为江湖所不容,便也没有再另寻师门,而是一起苦练《吁嗟神功》。五年后,兄弟三人练成绝学,铲平魔宫,不仅一雪当年之仇,还为江湖铲除毒瘤,终于扬名立万。

  最后,他们成立了自己的门派,取名叫吁嗟门,以功夫最好的老大为掌门,同时收徒,壮大声势,后来三人还同时娶亲,生下的孩子们也义结金兰,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

  东篱先生讲这个故事时颇为动情,音调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苗笙的包厢离舞台最近,他能够看得出,在讲老三被两位兄长原谅时,这人的眼圈都红了。

  “你说,这是不是他自己的故事?”苗笙轻声问游萧,“他要找的贺北海和雁南楼,是不是就是那老大老二?”

  ----

  作者有话要说:

  苗笙:浪荡江湖气,很吸引人啊!

  游萧:怕的就是这个!

  陆东篱:本人乃绝世魅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