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天龙八部同人)塞上牛羊(的现代畜牧技术)>第45章 番外二 仲子逾墙,无食我桑

  谁也没想到,事情居然要发展到要挖壕沟的地步。

  完颜叔侄一直很想养猪,猪肉价格高、饲养方便,不像牛羊,还需要转草场。但是会宁县养猪的人实在太多了,以至于生猪价格一直不高。他们农场前期投入比较大,前两年一直都在还欠下的饥荒,好容易喘了口气,萧峰又上了那个无菌蛋的项目,养猪大业就这么遥遥无期地搁置了。

  但是,农科院开始养猪了。这不是萧峰的项目,是慕容复的项目。

  他们到了会宁,实际接触下来,就发现辽北黑猪实际上是很有搞头的。这是当地女真人用莱芜黑猪和辽北深山老林的野猪杂交出来的一个猪种,体形比莱芜黑猪更加庞大,肉质比大白猪更加紧实鲜美。

  但是女真人养这种猪的目的,多半是为了祭祀和自家食用,不是用来卖的,原因非常简单:这种猪不好养。

  和野猪杂交出来的辽北黑猪是更适合散养的猪种,像大白猪那样圈养的话会让这种猪烦躁不安,在栏里咬架。一旦要散养,场地需要更大更广,而这种猪的育肥则远远比不上白猪,一旦运动量不够就不爱吃食,不吃食就不上膘,导致它经济价值远不如白猪。但女真的萨满祭祀仪式,老辈子留下来的传统就是用黑猪,所以饲养黑猪一直没有断绝,只是不会有人把它拿来卖而已。

  这种猪真正获得认可,就是祭山节之后。黑猪的肉紧实但不柴,虽然上膘困难,但因为运动量大,脂肪是深入到肌肉纹理之中的,不像白猪那样膘是膘、肉是肉,所以它的精肉看着柴,吃着却一点儿都不柴。祭山节之后,大块祭肉被片成薄片,本意原是怕游客们吃不习惯,谁知到最后这种薄片肉才最受欢迎,哪怕是白煮,都比一般白猪的肉更加香嫩可口。

  祭山节之后,游客们纷纷向当地的女真人打听这种猪肉能不能买,得知不卖以后,纷纷失望而归。慕容复正是从这种情况当中,看到了这个项目的价值:他准备试验一下,这种黑猪的集成化养殖到底有没有搞头。

  他从婺州买了一些两头乌,一来作为种猪,二来作为参照。这种两头乌第一次运到会宁,因为黑白相间,长得煞是可爱,当地牧民们甚至以为这是宠物猪。

  “这是你们老家的猪吗?”阿骨打拎着一只在半空中尖嚎又挣扎的小猪仔,问阿碧。

  正在给小猪记档的阿碧顿时脸比两头乌还黑:“婺州在浙江!我们姑苏在江苏!开车还要四个半小时呢!”

  农科院没有那么大的场地,这些黑猪和两头乌就都养在了虎水农场里。阿骨打和盈歌没花一分钱就能过一把养猪的瘾,甚至得到了农科院的一笔特殊补贴,俩人很是开心。

  然而很快就再也没人能开心得起来了。

  须知,作为自家吃的年猪,当地人养这种黑猪每家无非一两头。谁也没想到,辽北黑猪,居然,其实,是有类似于蜂群智慧的智商的。

  最初是这些黑猪学会了用鼻子顶开猪栏的插销,第一头会了以后,第二头也会了。接着整个猪圈所有的黑猪都会了。他们采取的是半散养的方式,白天在牧场散养,晚上赶猪回圈,猪顶开猪圈以后,也无非在牧场里溜溜达达,等到被发现了就再被赶回猪圈而已。

  然而,当仔猪养到五个月,该死的猪腿逐渐强壮之后,虎水农场按照一般肉猪养殖标准修葺的围栏,在黑猪的跨栏能力面前就是个战五渣。

  虎水农场经济状况逐渐好了之后,其实是雇了工人的,然而那段时间他们不得不一再涨人工才能把工人留住。别的不说,就说无论在干什么,只要外面吆喝一嗓子“你们家的猪跑了”,哪怕是在吃饭,也要立刻把筷子扔下跑出去抓猪。

  巅峰时期这些猪一天之内逃了三次,周公一饭三吐哺,莫外如是。不光抓猪抓得人精疲力尽,还有猪真的跑到人家菜地里真的拱了人家白菜赔的真的钱。

  与此同时,婺州的两头乌们正在猪圈里乖巧地拱食,向他们揭示千百年人工育种过程培养出来的驯良温顺。

  兽医站四人组被抓丁过来追猪,两天下来就受不了了。猪,本身就是一种很戏剧化的动物,最擅长大惊小怪,抽个血都能嚎出过年的气势,这种黑猪的嗓门和力气比一般猪大,去一趟猪圈要聋个半天。整个过程里从中感受到了乐趣的就是萧峰家的Purple,这条狗干啥啥完蛋,唯独抓猪百抓百灵,闻着味儿一路狂奔追过去,一抓一个准儿。虽然说它每次追到猪都流露出一种狼一样试图咬断猎物气管的姿态,但黑猪这东西也不会让它那么轻易得逞,往往是狗追到猪以后又被猪撵出二十里,狼奔豕突,不亦乐乎。

  农科院和虎水农场都被折腾得精疲力尽。几个人凑在农场办公室开会,商量如何对付这黑面天蓬,所有人脸上都挂着一副疲倦的愁容。

  头脑风暴到一个小时,为了缓和屋里的一片愁云惨雾,郭靖说起那个杀猪前把猪追打一顿然后只取里脊肉的故事。欧阳克听了半天,说:“要集成化操作,那就挖一条壕沟,一只一只把猪撵进去,在后面扔摔炮、敲锣,出来一只杀一……”

  他声音越说越低,因为他看见屋里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他身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越来越亮。

  子曰:缺大德,帮大忙。当然,白驼山少主挥汗如雨地挖壕沟时,只觉得自己是少爷的身子奴才的命。

  无论如何,虎水农场和兽医站,加上雇来的十几个小工,一周时间,就在虎水农场的猪场旁边,挖出了一个堪比地道战的壕沟迷宫。

  壕沟两旁立着焊铁栅栏,壕沟深约一米,将猪赶进去之后,人站在地面上敲锣,猪只受惊,就会在壕沟里疯狂逃窜。这个迷宫一共有三个出口,猪可能会随机从哪个口出来,也可能在壕沟里团团乱转,无论如何,观赏这种画面都会让人获得一种看马戏般的极大愉悦。

  如此乐趣,收费只需二十元,一盒摔炮另加十元。如果赌对了猪从哪个口跑出来,还能获赠一份黑猪肉灌的香肠。

  一时间会宁沸腾,左邻右舍一传十十传百,不仅乡亲们纷纷前来敲锣追猪,甚至有人专门从城里开两个小时车过来体验这种幸灾乐祸的低级快乐。

  在此过程中,辽北黑猪的运动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当然,他们的猪就比较倒霉了,虎水农场不得不采取预约制,让黑猪们轮休,获得充分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哪怕是这样,还是会有乡亲们恋恋不舍地看看壕沟,然后指着一旁猪圈里的两头乌:“那玩意儿也能撵吗?”

  ……不能。两头乌实力拒绝,人家可是主打细腻肉质的(火腿专用)猪种。

  加量不加价的运动量让黑猪再无作妖的余力,每天被撵回猪圈就疯狂干饭、到点睡觉,肉眼可见地一只又一只地肥壮起来,和隔壁浑圆肥胖的两头乌不同,这种猪壮得肌肉感十足,活像打了类固醇。当然,这些猪也全都订出去了,包括两头乌,收了预付款,过年期间杀好送净肉。算下来,加上挖壕沟等等的前期投入,明年就能实现回本,这在养殖业已经算是不错的回报了。

  到了年底,检验成果的时刻到了,一口体重211kg的黑猪被撵进壕沟,跑得精疲力尽之后,被四蹄攒起捆好。慕容复亲自上阵操刀,割断颈动脉,开肠破肚,摘除五脏,中途换成手术刀,贴着骨缝一点点把猪肉片下来,生怕浪费一丁点。

  杀猪本来是农村冬天的一桩热闹事,但前来看西洋景的乡亲们愣是像围观外科手术一样,大气不敢出,看着被大块大块割下来的肉上称、记录,最后一块肉磅完,两个小时间,一头活猪被剔得只剩骨头,阿碧报出总共的重量,167kg,人群有片刻沉默,所有人都在心里疯狂计算出肉率。

  79%。

  周围的养猪户都是这一行的老手,顿时低声议论起来:这出肉率真的可以!他们自己养来吃的黑猪,出肉率往往只有不到70%,只要能保证在75%以上,就有赚头,更何况虎水农场是规模养殖。只是仔细一想,又都龇牙咧嘴地笑:还得挖壕沟……

  咋说,钱这个东西就合该人家虎水农场赚,谁让人能想出挖壕沟这种点子。

  那年冬天,远在西域的白驼山集团董事长欧阳锋,收到了侄子送他的一件他打死都想不到的礼物:十斤黑猪肉腊肠。

  作者有话要说:

  壕沟部分是我小时候看央视致富经栏目讲的,其他部分是听真正的黑猪养殖户讲的。写到最后感觉很像银之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