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凤腾九霄:熬骨成毒>第六十三章 佳话传说

  福陵山上的灵山寺,是整个定安府香火最为鼎盛的寺庙,其中的住持一无大师更是闻名遐迩是真正的得道高僧。

  前世骆青岑并无幸见得一无大师一面,只听说在他比常人漫长许多的生命中,已经有两位皇帝,在登基前微服登山请他看国运、批命理。而除了这样的家国大事之外,一无大师更是有一个妇孺皆知的规矩,那就是为防泄露太多天机以致天理报应,他每五日只替一人批一次命理,还得是诚心前来,有决心承受逆天知机所可能带来的反噬的有缘人才行。

  对此民间还有一段佳话,说是先皇的亲弟弟福亲王天生胆小怕死,被封亲王后更是觉得自己福薄受不得这样高的爵位,时刻都在担心自己有一天会睡在床上就突然猝死了,却又下不了决心丢弃已有的荣华富贵。况且他跟先皇一母同胞,先太后也还未薨逝,在母兄的劝说下虽然勉强相信了自己天生就是龙子龙孙,福泽深厚,却依然过得提心吊胆。

  就这样过了几年,这位福亲王战战兢兢的连王妃都不敢娶,先皇终于看不下去了,建议让他去找当时还在四处云游的一无大师批命理。

  福亲王听了就跟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样,派了无数的人出去,却遍寻无果。福亲王那个失望啊,伤心之下辞别兄长,前呼后拥地离开京城游历去了。

  没错,他怕死已经怕到了极点,就连外出游历,也要带上几十位高手,不然晚上连睡觉都不得安稳。

  奈何偏偏是他的高调,给他引来了杀身之祸。

  福亲王游历途中经过一个小镇,镇外不远处有一座山,山里流窜着一窝土匪。

  要是一般的土匪看到他这么多高手护卫早就躲得远远的了,奈何这座山上的土匪却是早年间混入南祁国的一支西昭先遣小队,因为西昭突然兵败来不及归国,只能收起盔甲兵器留在南祁、伺机而动。

  他们看到福亲王这样的阵仗自然见猎心喜,排兵布阵、有心算无心之下将福亲王及其手下一网打尽,搜刮了全部的财物之后便要灭口。福亲王这样怕死的人自然也不会是什么硬苦头,早就吓得魂飞魄散,毫无体面尊严的大喊大叫,旁边同样命悬一线的护卫们皆大为丢脸,又因护主不利,纷纷咬舌自尽。

  福亲王见状几乎连尿都吓出来了,还是一滴一滴的那种,逗得那些土匪捧腹大笑,为此竟然还决定多留他两天,好好耍弄耍弄。

  也就是在这时,一无大师不知怎么的算到了此事,前来将他救了出去,并不鄙视他贪生怕死、毫无尊严,只说他命轻压不住那个“王”字,故而七魄不全,怨不得他。

  从一无大师救了他之后,福亲王便将其视若神明,闻听此言当即叫人回王府拿了他的宝印宝册归还先皇,还写了一封长信,说他得一无大师相救侥幸活得一命,却在西昭面前丢了南祁国的威仪和体面,无颜再称亲王,已决意剃发出家,希望皇兄和母后成全。

  先皇大惊,甚至还亲自出宫去劝,都没能劝得他回头,只好由他去了,但为了泄愤以及为那几十个忠义之士报仇,还是派兵搜到了望风而逃的西昭残兵,屠戮殆尽。

  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福亲王之后最多也不过是个怕死的和尚,一直到结束他这有些悲哀的一生。

  然而十几年后,先皇突然重病,连遗诏都来不及留下,就已经撒手人寰。这场病来得突然,先皇当时连五十岁都还没有,也没有立下太子,朝野后宫顿时乱作一团,众位皇子和王爷们尽都互相不服气,对那个位置虎视眈眈。

  眼看着一场注定血流成河的夺位之乱即将发生,福亲王却突然回到京城,帮着皇后打压下当时势力庞大的几位皇子,并以雷霆手段夺了两位王爷手中的兵权,立皇后和先皇唯一的嫡子,也就是现在的南祁皇为帝。

  立嫡本是正统,之所以横生出如此多的波折来,只是因为皇后之子虽然是嫡子,却也是先皇最小的一个儿子,当时还不过九岁。况且大皇子本身也是人龙之姿,生母又贵为当朝四妃之一的德妃,外祖也是朝中重臣,故而从及冠起朝中立长之声便从未断过。只是因为先皇担心大皇子压不住过于庞大的外戚,使得江山旁落,这才一直没有松口。

  经过一无指点,福亲王一直怀疑先皇之死与大皇子的外祖有关,成功扶持新皇登基后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留在当时还年幼的新皇身边,一直到他站稳了脚跟,能亲政后才悄然离去,依旧安安稳稳当他的和尚。

  先皇感念王叔大义,修灵山寺供其安心礼佛,福亲王却是毫不犹豫将寺庙捐了出去,最后还是由一无大师来当了这个挂名住持。

  不过或许福亲王的突然改变有违天道,他虽然一直诚心礼佛却终究不得长寿,四十五岁那年便突然逝世。南祁亲自出宫前来灵山寺,将他骨化后的舍利带回京城,葬于皇陵,也算是落叶归根了。

  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是真的,但之所以是佳话而不是史实,便是因为除了皇城中寥寥数人和一无大师以外,其实并没有人能证明故事中几个相关事件的真实性,况且一个人突然性格大变至此,若不是神迹,也实在有些让人难以相信。

  唯一能作为佐证的,或许便是一无大师突然立下那道规矩的时间,与传说中福亲王圆寂的时间很相近吧。

  穆漓常年在军队中,又不是喜欢八卦听故事的人,此时一边带着骆青岑在寺里闲逛,一边听她将这带了些离奇色彩的故事娓娓道来,竟也不禁有些津津有味,骆青岑都住口了她都还没有听够。

  “然后呢?这些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我倒是知道陛下确实是年幼继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