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川家。

李英川的一张脸上阴云密布,这下可没人愿意在饭桌上说话逗趣惹他笑了——他家大女儿这两天双眼红肿,精气神蔫蔫的,看见他一进门下意识就躲,也不叫人。

他主要是让这件事来回折腾的,自己丢掉了面子里子,花掉了储蓄,刚一进门,对李大嫂狠狠地递眼刀子,一时半会儿,也顾不上孩子奇怪的态度。

“英川,特意给你煮的面,窝了两个鸡蛋。”李大嫂小心的说,穿着素净的衣衫靠近,连一直在她怀里的虎头,也让她撵到外面去玩了。

饭桌上就他们两个人。

“我还吃得下去饭?”李英川手猛的一拍,碗筷清脆的响声响过,一根筷子从碗边掉落下来,咕噜噜的一路滚到了地上。

李大嫂暼一眼掉在地上的筷子,心里提着一口气,又说:“你这些日子受苦了,吃些鸡蛋补一补。”

她推了推碗。

李英川白她一眼:“还吃什么吃?人丢尽了。”

李大嫂见话题要转,低声开口:“吃完饭了再说也不迟。”

“我问你,当初我是不是说不急不急,你偏偏要把二丫头送走,现在看看,白花那五千块钱高兴是吧?”李英川压抑的火气回到了屋子里对着李大嫂就释放了出来。

李大嫂抬起眼看了看他,半晌,默默低头:“不是你说担心计生委过来吗?”

“还回嘴?我说的是藏一藏,哪家不是这么过来的,你倒好,直接让人家抱走养。”李英川提起当初的事,气不打一出来,“要是听我的,就没那么多事。”

“要是听你的,虎头还不一定能生出来。”李大嫂硬气,“计生委一查一个准,半夜翻墙过来做手术的又不是没有。”

李英川哆嗦着手指指向妻子,一张脸上全是气愤:“你说这话什么意思,到头来不怪你,反怪我了?”

“我没这么说。”她这些年越来越硬气,或者说一直就只是让着李英川,现在只有他们两个人,也不客气。

瞧他一脸不服气的模样,李大嫂想起自己一大早起来做好的面,又说:“你要那么想也没错,当初直接送走就没那么多事。”

“那么多人被找回来,找不回来的又得罚钱又得关着,你是眼瞎看不到吗?”他高声喊着,像一头暴躁的狮子,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我不和你说了。”李大嫂睨他一眼,“钱交出去了,爱咋咋地。”

她转身就走,丝毫无畏。

而留在原地的李英川默默的佝偻着身,不知道怎么到了这种地步。

他掀开眼,桌子上的碗筷落入眼底,面上的冲动与暴躁还没褪去,上前一步,一脚踢翻,哼一句:“爱咋咋。”

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英川家里的积蓄骤然失去了二分之一,他们投到地里的钱得年过了才能回来,这才是让两个人心里一直压着的事。

剩下的五千块钱够做什么呢?要真是算清楚,得一场大病去一趟医院钱就没了。

夫妻俩为了证明烟草比砖厂挣得多还省力,花了不知多少心思。

尤其这档口,王云山还在进一步完善他的帮扶计划,这不就是有钱人显阔才干的出的吗?

不仅仅在李老汉和李老太太心中,就是在全村人心里,李英川已经预见了,在派出所被关了半个月的他,和一直做善事的王云山,哪个名声更好了。

他皱眉,下意识的要找出他比王云山好的地方。

他学习比王云山好,可他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

他住的院子比王云山家的宽敞明亮。这是一点,他眼睛亮了亮。

起码他住着的地方,舒服方便,王云山那厮才住的是泥砖房,睡的的土炕,哪有他这红砖房和水泥炕时髦,便捷。

这实在是最大的优点了。

他逐渐冷静了,眼睛默默扫过一地的狼藉,一言不发的出去了。

回到房间,躺在自己炕上,抬头看向用漂亮彩带封住的天花板,只觉一阵无力。

事情怎么就到了这种地步呢?

王云山自从大丫出来当老师之后,就不再关注自己这些后辈的事了。

在他看来,万事开头难,就像王云明和张凤两口子,在尝到甜头之后,再没说过给孩子们不读书的话。

那也是生活所迫,王云明借口说为了免掉瓜田李下,(主要是听到别人把他和王云山比较的多了,气性大。)一口气跳槽到另外一家砖厂当小工。

他干的好,身后虽然张凤可劲的闹,饭都是准时给做,地也是一个人默默的干,只有太忙的时候才需要王云明请假。

他们手里有钱,孩子也是一个一个慢慢供,一时间用不上大款项,钱也慢慢攒下来了。

王云明可不是个吃亏的性子,他拉不下脸找王云山,可张凤灵活啊。一听大女儿说,三叔让大姑去买铺子,最好是隔壁县城的铺子,镇上的铺子也行,让他们为以后做打算。

她眼睛一亮,也不管那个也行。咬咬牙,硬是凑出来钱去隔壁县城对面买了两家铺子。

九零年代,进城的人越来越多,铺子生意很红火,张凤脸上的笑意也越来越真,瞧见王云山热情的跟什么一样,就像是聚宝盆。

要不然,当初那些姐妹听说她在农用地上买了两个铺子,嘲她:就算拆了卖砖也赔的一干二净的。

她买完还后悔了很久,恨不得立马去毁约。王大丫和王云明一起劝住了他,每天靠着租金就能维持家里基本花销的张凤心里是安慰的。

谁知到了后来,不过满打满算两年时间,这铺子里的租金就够她给圆圆付学费了。

这就是意外之喜了。

要知道,一个月租金能抵得上孩子一学期的学费。当初她反对大丫读书,不是说他们不能让孩子在学校出不起基本花销,而是对于他们来说掏空家底的学费。

要是那会有这些余钱,说什么也不会阻了大丫的路,叫她一辈子埋怨。

基本开支吃食堂只需要拿粮食换饭票,生活用品用不着几个钱,还能从家里拿旧的。

别以为她不知道,明面上矜持的王云明,自打租金到那地步之后,每天早上起床都晚了半个小时。

他们总算能松口气了。

眼下手里还有点余钱,张凤对王云山很是殷勤,也派出女儿在他身边打听。

王云山有些苦笑不得,不过念着侄女们是怀着任务而来,对她们说:“让你妈这下子买广播局对面和一中对面的铺子”

“好的,三叔!”三丫笑容满面的说,她的面颊红润,眼里装满了自信,打眼一看就是被家人宠大的孩子。

她和小宝是一个班的,因为大姐在那教书的缘故,人很爽朗热情,学习也是班里的班长。

王云山摸了摸小丫头的脑袋,毛绒绒的。

她往后躲了躲:“三叔,我回去写作业了。”

“去吧。”王云山挥挥手。

他看着侄女的背影,对妻子说:“这孩子现在怎么见了我就躲,还没说几句话的功夫。”

“你也不看看她翻过年就十岁了,还让你当小孩对待。”李芳舒白他一眼,“小女孩害羞了。”

“我们家小宝就让我摸她头顶。”王云山说。

李芳舒笑看他一眼:“给小平家孩子的满月礼送一身衣服,打一对手镯行不行?”

“再做一床被子吧,好歹是大姐家第一个孙子辈。”王云山说。

李芳舒笑着点头,王云山默默叹一口气:“小军都参加工作了,我印象中他还没我肩膀高。”

“你也不看看你现在,白头发都长了多少了。”李芳舒笑,“我们老了,孩子们也就大了。”

王云山说:“哪有?才三十几,怎么就老了。”

李芳舒笑着摇摇头,说:“你下次去t城的时候,给二姐带点核桃,顺便问问她有没有什么要捎的。”

王云山点头:“要不是她现在忙,我都想开车带她回来,反正方便。”

李芳舒嗔他一眼:“嘴皮子功夫强。”

“我把小刚和小丽带回来吧,叫孩子们凑凑热闹。”王云山想起还在上学的两个外甥说,“也叫咱爸开心开心。”

“这事问过大姐和二姐,不要轻易做决定。”李芳舒叮嘱,她这些年看明白了,王云山说风就是雨的。

上次从t城回来给她带了一架风扇,也不想想,老家这边的气候凉爽,一年哪有用得着的地方?

“你放心。”王云山摸摸鼻子应了。

她还真不放心……“要是孩子们课业重了,二姐也不同意,就算了。”

“那哪成?小刚那孩子亲我,肯定帮我说服他爸妈。”王云山挺直身子,骄傲的说。

“咱爸妈那边,要我给几个姑奶奶捎东西吗?”他又问。

“我回头去问问。”李芳舒估摸着,还真有,她记得上次李老汉就对她交代过:“我爸想要你帮他再买一份鱼竿。”

“那成,你看你,我不说你自己都忘了。”王云山答应了,“岳父这是转了性子,要在家开鱼塘?岳母没有意见吗?”

李芳舒白他一眼:“他上次钓的鱼还卖了不少钱。”

王云山促狭一笑:“我知道,岳父就这点爱好。保证给你办的妥妥的!”

李芳舒眉眼展开一笑,说他:“越大越不正经。”

王云山呵呵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