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雨秋之梦>第37章 冽冽冷气何能侵

  看着柳夜莺已决然离去,众人紧随其后,这房屋之中只剩下昏迷的坤天仇以及伤重的无咎两人而已。

  出了房门,紫馨鸾追至柳夜莺身边,心有不忍的问道“夜莺妹妹,你这是为何?”

  柳夜莺俏颜泪痕未消,却嫣然一笑,美眸坚定的望向远处的巍峨高山,轻声道“我要上峨嵋!”

  柳夜莺径自而走,不禁幽幽自问道“天仇,你会离我远去吗?……”

  众人听到,不明所以,只是眼球纷纷注视着远处的巍峨高山,迈步而走,因为他们知道,那座山正是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也是他们盼望的目标。

  ………………………………

  群雾缭绕,雨丝霏霏。

  云烟氤氲,变化万千。

  远而望之,山山而对,近而迫之,峰又缥缈,层峦叠嶂。

  山势雄伟而高,景色秀美而丽,气象万千而变,当真有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言。

  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

  众人赞叹,如此美景,愧不当之仙山‘峨嵋’!

  众人徐徐而走,悠悠而远眺,满山红叶,五彩缤纷,奇景之多,望的人眼花缭乱,正当众人登临金顶,极目远望之时,视野宽阔而无边,景色壮丽而唯美。

  西眺皑皑雪峰、贡嘎山、瓦屋山,山连天际;南望万佛顶,云涛滚滚,气势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铺锦绣,大渡河、青衣江尽收眼底。

  正当众人,置身于峨眉之巅,远眺如此景象之际,不禁叹曰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侯逍眯眼微微晃头而赞“果真不愧是仙山‘峨嵋’,美哉,美哉!”

  李慕白微微一笑,远眺高山,伸手一指雪山,微微一笑,低语而道“师姐,你看,那里不正是我们所住之雪山吗?峨嵋果不愧为巍峨高山,景致而美,天下秀色,不没盛名也!”

  闻听所言,众人朝着李慕白所指之处望去,远处果是一座雪山坐落在地,侯逍轻咦,低语而道“贡嘎山?白兄出身于那里吗?”

  侯逍微微一笑,挥其雨扇显其‘知’字,妙言道“如此美景怎显峨嵋之妙言,众人不知,实为峨嵋美景众多,多不胜收也,我可闻这美景‘金顶祥光’‘象池月夜’‘双桥清音’等美观,可惜的是,来不其时也,惜哉!”

  “侯公子,懂其真多。”云施施笑颜而道“果不愧为‘笑面书生’侯逍。”

  闻言,侯逍摇手,笑道“非也,非也,侯某只不过走的多些,看的多些,听的多些罢了,云姑娘谬赞了。”

  众人彼此话语,唯独柳夜莺一言不发,默默而走,静静而走,直至走处,众人脚步而定,抬头仰望,才看,大匾金字‘峨嵋派’三个大字,众人才知,已然到矣。

  柳夜莺率先迈入门径,美眸横视众人,直视不远处大殿,悠悠而道“天仇,你所寻的便在这里,而我,来了!”

  侯逍等人见状紧随其后,只是这几人一迈入便吸引了众人的眼球,男子俊俏,女子绝代风姿,当真是那才子佳人共赴而来,惹得众人频频相望,不断而看。

  侯逍,李慕白率先拱手纷纷相让,随即带其三女来至一旁才是站定,仔细观摩起众人……

  良久而后,侯逍不禁哼笑而道“果然不同寻常,哈哈……这该来与不该来之人,却都是来此,好不热闹啊!”

  “何解?”李慕白皱眉眸眼寻视周围,问道“侯兄,又何谓不该来之人?”

  “该来与不该来之人,且听我言,便可知否。”侯逍环顾四周,一一介绍开来……

  首当其冲的是这峨嵋山峰,峨嵋派中现任掌门,手环普贤佛珠,身负绝学,峨嵋三十六式天罡指法,‘静功六大专修功’之大乘涅磐功,又有身法《素女玉心身法》之动桩十二功其一的‘云’身,集武学医法气脉于一体,融道、佛为一体,功法大成的第七代峨嵋派掌门,也是与世间武林中佛门尊者‘无悔大师’和武当真人‘张三丰道长’同名的三柱石之一。是峨嵋派有史以来最为杰出的掌门,人称‘源静师太’!

  而其第二若说的则是这即将就任峨嵋派第八代掌门的‘青衫师太’,身负绝学,峨嵋三十六式天罡指法,九阴双刺诀又名玉女簪诀,以及峨嵋玉女素心剑法。

  其剑有云歌曰:玉女素心妙入神,残虹一式定乾坤,身若惊鸿莺穿柳,剑似追魂不离人。临敌只须出半手,纵是越女也失魂。

  后又有‘静功六大专修功’之小象悬囊功,《玉女素心身法》十二动桩功之‘鹤’身,‘风’身,以及‘大’‘小’身,功法大成,炉火纯青,只欠其内力,若过得多年比之‘源静师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俨然成为下一代柱石一般。

  ‘青衫师太’其身旁,红衣为鲜,美眸闪闪,俏脸风华,柔情绰态,螓首蛾眉,清眸流盼,为之何人?正是‘青衫师太’最为宠溺的弟子吴珺,只见吴珺似是美眸闪烁,四顾寻望,似是在寻找着什么,看至而来,美眸一定,失望之色一闪而逝,勉强而笑。

  随后吴珺相对不远处,则是‘鬼手刀王’吴浩天,以及其子‘天罡正手’吴凡,和吴浩天最为宠爱的关门弟子关跃及众弟子。

  ‘鬼手刀王’吴浩天,身系绝学‘断刀诀’以及后来又独创内功《元化一气》,功法蓬勃而溢,有如苍天浩海,在武林之中独占鳌头。

  而其之旁则是其子‘天罡正手’吴凡,身系‘天罡轰雷掌’绝学,又系一十二路天罡雷音指法,天罡龙爪手,外诀神功《天罡护体玄功》以及内功功法《天罡大周天》,俨然已自成一派,吴凡曾自云“流年易逝,留待天极守尘嚣;时过境迁,岁月几载齐天涯;二月落,八月生,魁临於榆据天星!”

  而其身后则是吴浩天之关门弟子关跃,手持断刀‘流水’,‘断刀诀’也习之精髓,已是后进人杰,过不多久也会绽放其光彩之色。

  站至广场中央的,则是少林寺众人,除了少林方丈智元亲自来此之外,更是少林享有闻名的‘少林五僧’亦是来此,多名少林僧人聚此,所为的是对峨嵋派郑重之意,更有与峨嵋派同气连枝之理。

  少林方丈,智元,身怀绝学‘一指禅功’,被称为少林第一指法,后手持禅杖所练达摩八法神禅杖法,又兼少林身法‘大挪移神功’以及内修功法《金刚不坏体神功》和历代方丈所修炼的少林至宝《易筋经》,是为嵩山少林寺之魁首,亦是武林中之大禅师!

  罗汉堂首座,智普,少林五僧之一,少林之入门绝学少林罗汉拳,亦为少林入门功夫,而少林寺亦以禅拳双修而闻名天下,正所谓“拳以寺名,寺以拳显”。

  少林罗汉拳朴实无华,却刚柔相济,更是突出一个‘打’字,身之收放,步之进退,手之出入起落,一气合成,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出滚入。攻守呼应,吞吐相合。更有云‘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步赛粘。’即说的便是罗汉堂首座,智普的少林罗汉拳。

  而智普除专精的‘少林罗汉拳’外又身兼‘九图六坐像身法’及与此身法相呼应的特殊手法‘十八手罗汉神打’,内功功法《阿罗汉神功》及《金刚不坏体神功》,而大家毫不陌生的少林十八罗汉阵也是出自罗汉堂。

  般若堂首座,智颠,少林五僧之一,身系少林绝学‘般若禅掌’,而此掌亦有“少林第一掌“之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此话则为般若禅掌之顿悟,讲述即为‘禅武合一’之理。

  而智颠除专精‘般若禅掌’外又精‘大慈大悲千叶手’身兼‘蜻蜓点水提纵术’身法,内功功法《降龙伏象功》及《金刚不坏体神功》。

  达摩院首座,智法,少林五僧之首,身系少林绝学‘无相劫指’,而此指之意即为无我无相,无虚假、无真实,一切皆有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所无劫。此则为佛家无色无相的最高境界。

  智法除专精‘无相劫指’外又精‘达摩剑法’身兼少林身法‘大挪移神功’,内功功法《心意气混元功》又称‘少阳神功’及《金刚不坏体神功》和外功神功《易筋经》。

  菩提院首座,智安,少林五僧之一,身系少林绝学‘菩提刀法’,而菩提即为佛之菩提,是为无上究竟,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大彻大悟,佛之涅磐。

  智安又被称为大慈悲禅师,而其除了专精‘菩提刀法’,又善‘袈裟伏魔功’,身法‘蜻蜓点水提纵术’以及内功功法《菩提心法》和《金刚不坏体神功》。

  戒律院首座,智渺,少林五僧之一,身系少林绝学‘三十六式龙爪手’及‘一十二路擒龙手’,而与此外还身长内功功法《达摩闭息功》和《金刚不坏体神功》

  后又有‘九图六座像身法’及与此身法相呼应的特殊手法‘十八手罗汉神打’,手上功夫颇为了得,‘一粘一贴一慈悲’说的便是戒律院首座智渺大师。

  少林高僧几乎全部来至于此,可见对这次峨嵋派大典重视之意以及尊重之理。

  而后与少林众僧人相临的便是武当掌门‘云虚道长’所及众弟子,至今武当派已传至六代,但武当派后进人杰却越来越少,直至‘云虚道长’为止竟再无一可托后续的后进之人。

  不过,随着武当的传承,武当派的底蕴越来越深,更何有开创祖师张三丰至今未死之音,若如此算来,如今的张三丰若未死的话则已年过二百,当真是不可小觑。

  而如今,武当派虽未有后进杰出之人,但如今武当派第六代掌门‘云虚道长’却是不容低估。

  但看那一头白发,手持拂尘,腰间身挂‘真武剑’,一身道服,云过飘渺之样,就让人不自主的升起崇敬之意,孰不知这‘云虚道长’焉不能像张三丰真人一样活至二百岁之上,都未可知也。

  武当,武当之名取于“非真武不足当之”,信奉的便是道教的‘真武大帝’。

  张三丰建立武当派,过之多年至明朝,永乐皇帝曾大力推崇并与张三丰真人相见于武当山‘玉虚宫’中,张三丰真人曾作诗答曰,诗云“天地交泰化成功,朝野咸安治道亨。皇极殿中龙虎静,武当云外钟鼓清。臣居草莽原无用,帝问刍荛苦有情。敢把微言劳圣听,澄心寡欲是长生。”由此之后,武当派道教迎来盛世而传。

  传至至今,威名远扬,武当派第六代掌门,云虚道长,精通武当绝学,太极拳,其拳又称内家拳,源远流长,玄妙飘灵,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少林以‘禅武’而闻名,武当则以‘真武’而享誉于世。

  太极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短胜长,以慢击快,以意运气,以气运身,炼气凝神,刚柔相济,内外兼修为之武当派宝典。

  而后云虚道长又系内功宝典《纯阳正气功》,‘风吹荷花,左右摇摆,飞云流水,穿连不断,踩步悬肘,运气养性,慢劲快打,环套八法。’其语及为如此。

  手持一剑,名曰‘真武’,‘真武’何来?乃张三丰斩妖除魔之佩剑,武当派镇派之宝传至于今,曾有诗云“荡魔天尊慑万灵,降妖除魔震天下,真武神剑佑九州,浩然正气永长存。”此之为斩妖除魔‘真武剑’。

  可惜之事,武当尚传绝阵‘真武七截阵’却无后进人杰组阵而威力大减,此而为,云虚道长,手里一剑握一拳,纵横于世小而觑。

  而在少林僧众以及武当众人之后,则是那同为四大门派之一的南拳门,那威势澎湃,一脚一大地,一踏一震动,威严而不动,气涌而弥漫,不正是那南拳门掌门人称‘天脉洪武’南霸天吗?!

  那锐利而凶猛的双眸,横扫着众人,脚踏大地,仰天长啸,波涛汹涌之势扑遍全场,仿佛之间,这世间唯我独尊,世间只有自己最大一般。

  南拳门掌门,‘天脉洪武’南霸天,只会一绝,名为‘洪武明拳’,此拳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将军中所用行军杀敌使出之拳法衍变而出,史称‘洪武明拳’,洪武明拳,力求单一,力大从而果断杀敌破敌,讲究一瞬间以绝对的力量破其体,威力巨大无穷,伤敌于敌,曾将军中口号顺其而云“有进无退,有我无生!”

  而南拳门,‘天脉洪武’南霸天,身有一宝,名曰‘天霸’,是由天外陨铁所提炼打造而成的双手拳套,带在其手中,配合其所使的‘洪武明拳’威力更胜,具有毁天灭地之威,而‘天霸’拳套曾有诗赞曰“天崩地裂震大地,天将陨石铸神兵,开山断金易流水,毁天裂地唯天霸。”

  南拳门中,有一后进人杰,为南霸天所喜,是南霸天的第三弟子,人称‘洪武侠志’萧哞,与‘天罡正手’吴凡以及‘铁拳’乱离,齐称为‘世间三拳’,而其亦为十杰之一,以‘侠’字为本,而在其口中常闻“侠之小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侠之中者,锄强扶弱惩恶扬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死而后已。”而其‘侠’义之心也由此而来。

  再看场中最角落有一众众人,人多而势众,衣着破陋,邋遢,少有穿着如常之人,凝神一看,才知正是这天下第一大帮,丐帮。“天做棉被地当床,残羹剩汤百家尝。笑对人间沧桑事,看尽世态道炎凉。”说的便是丐帮。

  那手持玉杖,端坐众人之中的白发老伛,不正是那丐帮帮主,人称‘邋遢醉翁’的桑墨吗!

  丐帮绝学融会贯通有三绝,一绝则为‘三十六路打狗棒法’,二绝又有闻名于世,武林无双的‘降龙十八掌’,而这三绝则是万身而动的‘逍遥游’,而后桑墨好醉酒,在其酒醉中习得绝学‘醉拳’,在武林之中享有盛名,而这丐帮所独有的打狗阵法亦不能忘怀,于此丐帮亦无后进人杰,实为可惜。

  而丐帮之侧不远,有一些奇装异服之人,齐齐而站,仔细而看,才知原来是昆仑派众人,昆仑派为少数民族回族所创,而回族亦尚武,奇异功法不容小觑。

  而昆仑派其掌门便是与‘洪武侠志’萧哞和‘天罡正手’吴凡同为‘世间三拳’的‘铁拳’乱离,其为昆仑派新一代掌门,身有昆仑历代掌门单传的不世绝学‘意合查拳’。

  ‘意合查拳’,姿势舒展挺拔,发力迅猛,动静有致,刚柔兼备,节奏鲜明,步活灵活多变,为回族特有的潇洒骠悍矫捷形态,而乱离又修习中原武林功法,少林秘不外传之《洗髓经》,由此而成就出了‘铁拳’的称号。

  昆仑之后,则是崆峒派,而崆峒二老,才是崆峒派之顶住,此二老不分彼此,不分先后,不分大小,随身随离,相形而影,由此崆峒派掌派人不是一人,而是这崆峒二老。

  老大名为空同子,老二名为空名子,两人形影不离如同一人,习之功法也为独特,谓曰《人武八式》,也有诗赞其崆峒门人“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荡”。

  《人武八式》言不由己,己由为人,双双而乱其,分分而相其合,分乱而乱分,双其而其双,由己而由人,如阵,如痴,如双,如己,此才为崆峒二老之精髓,在武林之中也罕逢其手。

  崆峒有二老,华山有三剑,而三剑为何?其分别为天才剑,地杰剑以及人气剑,而华山掌门,封天齐为‘天才剑’,而剑宗宗主,玉禅为‘地杰剑’,而气宗宗主,宇擎则为‘人气剑’。

  何为三剑?即为三才也。而三才为何?为天地人也。

  天才剑,谓立天之道,握其阴与阳。

  地杰剑,谓立地之道,据有柔与刚。

  人气剑,谓立人之道,存留仁与义。

  而此三剑成其为三才剑阵,故能变而动,或刚或柔,或仁或义,或阴或阳也,只有立仁与义为本,存柔与刚为实,平阴与阳为衡才能发挥其三才剑阵之最大威力,此为天才剑,地杰剑,人气剑,华山三剑也。

  在其后,则为唐门众人,但见众人之中有两女均是碧衣一身,口带白纱而这面,体态多姿,羞春华眉,丽质仙娥生月殿,那双双美眸,真是千朝回盼,万载流芳,鬓云欲度香腮雪,回身举步,恰似柳摇花笑润初妍。

  此二女又为何人?那姣丽蛊媚,艳冶柔媚者则是唐门门主唐雨蝶,而另一优雅闲适,掩映生姿,柔情绰态之女则为唐门毒宗宗主‘碧幽罗纱’唐曦梦,而在其二女身旁,满脸伤疤一中年男子便是唐门器宗宗主,残焚。

  唐门门主,唐雨蝶,身怀唐门三绝,一绝为唐门暗器宝典《残惜雨蝶飞》,二绝为唐门身形宝典《无息大/法》,三绝为唐门毒物宝典《断魂恋蝶花》,又身有唐门至宝‘无心魂蛊’,真为其煞,狠毒无比,厉害非常。

  其身怀至宝‘无心魂蛊’有诗赞曰“袖里无魂心雨游,暗弦断羽何所求?浮云出处原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